网上科普有关“火力差的孩子怎么办”话题很是火热,小编也是针对火力差的孩子怎么办寻找了一些与之相关的一些信息进行分析,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希望能够帮助到您。
文/流水不腐
家长没了情绪火力,抑郁症孩子不药而愈。
父母会聚焦很多问题,孩子懒惰,不早起,没有好好吃几顿饭。这些问题在我看来和家庭成长没有什么关系。 父母只要把自己的情绪处理好,孩子自然会全面好起来。
父母自己的情绪不处理好,整天对着孩子喷射情绪火力,孩子只会变得更差。
什么叫情绪?简单来说就是语气、表情、眼神。
父母是孩子的一面镜子。父母的情绪是孩子的一面镜子。孩子就是通过照父母这面镜子,才知道自己好不好、美不美,才形成了自我价值感。这世上有的人乏善可陈,但自我价值感很高,自信。有的人北大毕业,外貌工作俱佳,也卑微到尘埃,自卑到谷底,自轻自贱,认为自己不配得。
自我价值感和自信,绝不来自于成绩好不好,赚多少钱,只能来自于在关系中获得的反馈,尤其是在父母这里获得的反馈。这个人他有没有被父母接纳。大部分父母接纳孩子的一部分,否定孩子的另一部分,这样的孩子必然自我否定、自我苛责,对自己永不满意,不断追寻高目标,取得任何成就都不会发自内心开心。
孩子一定会把父母的情绪全部下意识揽到自己身上,认为父母的情绪都是因为自己而生,都是来源于自己。虽然父母的负面情绪与孩子无关,是来自工作、交际,但孩子也会下意识揽到自己身上。
就像父母一看孩子哭就难受,其实孩子是因为考试失利哭,不是父母导致的,但父母也难受。
退行的、返童的、疗愈中的孩子,心理年龄小的孩子,生理年龄0-6岁的孩子,一定会强烈地把父母的负面情绪揽到自己身上。
因为这样的孩子并没有发自内心相信父母爱我、欣赏我、认可我。他认为父母不怎么爱我,也不欣赏认可我,还总是批评打压我,所以在亲子相处中他总是会去捕风捉影,看到父母发脾气、甩脸色,就觉得:唉 看吧 他就是不爱我 他觉得我不好。
只有当亲子关系建立得比较好,孩子在父母这获得了安全感,他才不会这么“疑神疑鬼”。
一段关系有安全感,就是指 你就算对我有一些坏,我也依然相信你爱我,你不是针对我,你不会放弃我。
想象一个老师迎面给你一耳光,你怒不可遏。因为你和这个老师关系一般。
另一个老师,天天给你开小灶,还给你发了2万红包(打个比方),他因为某件事打你一耳光,这一耳光打不散你们的情分,打不掉你对老师的感激。你相信他是恨铁不成钢。
孩子在父母这没有安全感,亲子关系建设得不好,这种关系很脆弱,承载不了任何凶狠的眼神、不屑的表情、骄横的语气。这些微风在脆弱的亲子关系中都是狂风巨浪般的海啸,会让孩子非常难受。
人难受了,就没有力量、没有希望、没有动力,就没力气走路、学习;对未来没有规划和憧憬;没有动力去生活。这时候人身安全、身体 健康 、成绩工作都没有意义。少吃几顿饭,熬夜更不算不了什么。人开启了自毁模式。熬夜就是一种自毁。
心情好了,活着有动力、有希望、有力量,才会去想要珍爱自己,要好好生活,要作息规律,多出去玩,再把成绩搞好一点。
难受了,活着没有动力、没希望、没力量,人更想死,而不是想活。因为活着太痛苦了,活着比死更难受。这时候人天不怕地不怕。他连死都不怕了,还害怕不吃饭会饿出胃病吗?还怕成绩下滑考不上大学吗?还害怕熬夜把身体熬坏吗?这些何足挂齿。
抑郁是情绪病。简单粗暴地讲,就是这样的孩子接收了太多家长的负面情绪。外界的伤害,都只是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
负面情绪是什么?是家长吼孩子,凶孩子,说话的语气差(四川话里说 说话很层 (四声)),频繁甩脸色。负面情绪就是这些内容。
正面情绪是开心、喜悦、温和。负面情绪是凶狠、不耐烦、激将人,喷射情绪火力。
很多家长没有觉察。他意识不到自己在甩脸色,在吼人,他不知道自己在做什么,他不知道自己表现出来是什么样子,他更不知道孩子被这样对待是什么感受。
没有觉察,这个人他不知道自己什么样子,更不知道自己哪里不得当。他唯一知道的,就是他不是故意去迫害谁,他并不是故意让人不好过。刀子嘴,豆腐心。
唯一的方法就是录音录像。当他听到自己说的话,看到自己的表情,他一定会非常惊讶、错愕。
逻辑链就是:
家长对孩子喷射负面情绪(凶、吼等)——孩子内伤严重,失去力量,同时孩子觉得自己不够好,自己是垃圾,自己不配活在世界上——孩子失去生活的力量、希望、动力——孩子在内心痛苦的煎熬中开始自毁,借着自毁的快感来缓解痛苦(自毁的方式就是吃外卖、打 游戏 、熬夜、不学习,不会做一切积极向上的事情,而去做一切令自己堕落的事情)
家长在孩子面前有正面情绪——孩子觉得我很好、我配得、我很棒,内心充满(被注入)希望、动力、力量——孩子热爱生活,关心成绩好不好,自己瘦不瘦,规律作息,努力为自己争取一个好的未来,开始着急成绩,着急未来的出路。
再说说希望、动力、力量是什么意思。我估计很多家长看不懂这些词。
力量 :抑郁严重了,人连走路、洗漱的力气都没有,甚至连开门、关门都觉得很费劲。这就是常说的低能量。这个人没有力量了,什么事都做不了。这就是我们所说的:抑郁的人是骨折了,家长就不要叫骨折的人去跑步锻炼了。你看着这个人四肢健全,其实他没有一丁点儿力气,他什么事也做不了。不洗脸、不洗头不理发,不整理房间,都和这个有关。家长看到孩子懒惰,认为孩子应该作息规律,加强 体育 锻炼,书上说这样就能康复抑郁了。其实不能,抑郁严重的人没力气,没力量。他走路腿像灌了铅。
动力 :我们经常说抑郁的孩子没有内动力,得过且过,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钟。他没有动力学习,没有动力把自己收拾干净。动力是一种对生活的热爱。当一个人难受了,他被生活捶打,他自杀摆脱痛苦都还来不及,怎么可能还去热爱生活? 只有等他觉得活着不痛苦了,还挺有意思,他就有动力投入生活了。
而抑郁孩子的很多痛苦,源头都是来自被父母用情绪火力喷射。这是种杀人于无形的做法。再怎么说都苍白无力,我建议父母们也要找机会被人喷射情绪火力,才能感同身受,立马明白孩子十几年是怎么过来的。不然我再用文字怎么说,你也不会理解,轻飘飘的。我没讽刺、也没骂人,是真的觉得这样是唯一可行的。 理解只能来自感同身受。你理解了孩子,就不会问一些奇奇怪怪的问题,就不会使劲折腾孩子,亲子关系就一步到位了。要理解孩子,不是说你也要抑郁,而是让你体会几次被情绪火力喷射的感受。你再想想孩子十几年如一日被你喷射情绪火力到现在,你马上就不觉得孩子懒惰了,你会觉得他活到现在真坚强,真是个奇迹,他还坚持活着。
希望 :希望就是孩子活着有盼头,对生活充满热忱。比如无数人憧憬上大学的美好生活,从而渡过了黑暗的高三。痛苦的人没有希望,他只想原地去世,多活一天就是多受苦一天,所以他一点儿也不盼望未来的到来。这样就不会去规划生活,得过且过呗。也不考虑做事的后果,会无所顾忌。
任何群里面家长提的任何问题,毫不留情来说基本都属于 没有边界的庸人自扰。
家长只需要有觉察,注意自己在孩子面前的情绪,也就是注意自己的眼神、表情、语气。你不会觉察,你就让身边人给你指出来,或者家里放个录音笔摄像机什么的。当你在孩子面前基本没有了负面情绪,经过一段时间,孩子自然会作息规律,锻炼身体,积极复学,这些问题关系到他的人生,他比你还着急。
而不是你每天对孩子喷射情绪火力,凶、吼等各种恶劣态度,把孩子消耗得失去力量、动力、希望,然后又要操心孩子熬夜怎么办?打 游戏 怎么办?孩子不学习怎么办?这都是一边放水一边抽水,水池怎么可能满?
你把情绪处理好,不再凶、吼孩子,对孩子的眼神、表情、语气都柔和一些,孩子自然会把他的事做好,不需要你来操心。
你一边对孩子凶、吼、喷射情绪火力、质疑、批评、否定、打压孩子,把孩子消耗得没希望、没动力、没力量,另一边又砸门看孩子有没有自残,砸电脑断网线让孩子不打 游戏 ,撬开门锁进孩子房间给孩子打扫清洁,让孩子去学校坐着不听课也行 好歹有个同龄人交流的地方——这就叫没有边界,这就叫控制欲太强。
没有边界,是分不清什么是孩子的事,什么是自己的事。自己的事不做好,还要控制孩子怎么做事。相当于不给孩子做饭,但要抢着帮孩子消化食物。你做好饭,孩子有吃的,他自己会消化。
边界这个词,讲烂了。真正能理解,还是要家长体会一下边界被踏破的感觉,这样你马上懂了。比看一万本书都有用。
各种家长群的问题,都是孩子不吃饭怎么办?孩子马上就要考试了,说要去复学还不去,整天在家就知道玩手机,也不着急,怎么办?孩子把自己关在房间里,天天打 游戏 ,这样下去怎么得了,难道他要一辈子这样吗?……
你不要管这些问题。家长们,管好你自己,孩子自然就好了。 你不要凶、吼、喷射情绪火力、质疑、批评、否定、打压孩子,虽然你不是有意这样做,你只是怕孩子骄傲,你是为了孩子好,但是你这样会把孩子消耗得没希望、没动力、没力量,孩子就垮了。
你砸门看孩子有没有自残,砸电脑断网线让孩子不打 游戏 ,撬开门锁进孩子房间给孩子打扫清洁,让孩子去学校坐着不听课也行 好歹有个同龄人交流的地方——在这些过程里,你和孩子又发生了很多冲突, 你又对孩子喷射了很多情绪火力,孩子状态就变得更差了。雪上加霜。 你不仅没有减少负面情绪,你还新产生了很多负面情绪。 不客气地说,在家拿把机关枪对孩子扫射的人就是你啊。这个比方是吓人了一些,但它形象啊。
对对对,你也是这样长大的,怎么你没抑郁,孩子就抑郁了。首先,你没抑郁不代表你心理多么 健康 。人群中大家都是病人。60分的是 健康 人?59分就是抑郁?半斤八两。
从你的孩子抑郁这一点来说,就能说明你的心理人格也好不到哪里去。再加上很多家长自己也有抑郁,自己也知道自己很焦虑,这就更不用说了。
不要把焦虑和上进心划等号,过分的焦虑就是病。焦虑的家长一定会逼出抑郁的孩子。
你们那个年代竞争没有现在激烈,不是独生子女,玩伴多,被家长打了一顿疯玩一阵就忘了。现在的孩子上课、补习班,没玩伴,没童年,你打他一顿,他只能吃顿好吃的,打个 游戏 ,他那股愤懑排不出去,流动不出去,就积压在心里了。
不同时代,生产、生活方式不一样了。
我再谈谈自我透明错觉。 家长们,你知道自己很爱孩子,但是请你记住,孩子并不这样想。正是你深信你爱孩子,你才会在孩子面前肆无忌惮、大放厥词、想打就打想骂就骂。打骂完了,你没当回事,你没想到孩子记下了。
孩子不会认为你是爱他的。他只有通过你的表达来判断。
孩子也会犯这样的错。孩子知道自己爱爸爸妈妈,所以也会不关心父母,打骂父母,他认为 在我心里父母永远是父母。但是父母没有被孩子关心,心里也失落了。父母挨孩子打,羞愧、难过……
你心里怎么想——你表达的是什么——对方感受到的是什么,是完全不同的三件事。
你觉得你打孩子,不打孩子,你都爱孩子。没差别。 但孩子觉得你就是不爱他,你很恐怖。
孩子关心你,不关心你。孩子觉得他对你的爱是一样多的。但你肯定不这样认为。
还有一些家长,热衷于研究孩子抑郁的原因是什么,怎么别的家长也打骂、控制孩子,孩子就没抑郁,自己的孩子抑郁了呢?
首先,不抑郁不等于 健康 。人群中不抑郁的人很多,但心理水平、人格水平、幸福感、成就大小不同。你难道是说,打骂孩子让孩子难受没关系,他心理人格水平差一点,生活得没意思些、幸福感很低也无所谓,只要他不抑郁就行了?
其次,去研究学校压力大、人际关系复杂对抑郁的影响,我也能写几万字。确实有影响。但源头还是家长啊。为什么同样的学校,同样的老师,同样的同学圈,大部分人好好的,就你的孩子抑郁了?这可是同样的外部环境啊。就算和基因、天性有关系,但也要承认你这孩子就是养育地不好,是弱者,所以环境一恶劣会被首先淘汰,而别的人家底厚,还能勉强撑住。
研究外部环境,对走出抑郁没啥用处。越是认为是学校、 社会 导致的,那就是越认为抑郁天注定,也不可能康复了?因为外部环境不会变。
同样的自然环境,艾滋病人连呼吸都要生病,正常人没大碍。艾滋病人也可以怪空气里有细菌。对,空气里的确有细菌,所以艾滋病人得病也不是他自己的原因。但你这人就是没有免疫力,走到哪里都不行!
你免疫力哪去了?你的边界在原生家庭里早就被踏没了。你自我保护的攻击性早就被父母阉割殆尽了。这类人出问题是早晚的事,就看哪天大气污染,空气里的细菌何时超标。或者他每天正常呼吸,累积个三五年也该垮了,再来点什么外部挫折,最后那口气也没了,应声倒下。
天气太热宝宝烦躁易怒怎么办
要么自力更生、勃勃生机;要么自暴自弃、堕落深渊。
你有选择自己生活的权利,你只属于你自己。
小时候经常调皮捣蛋,时不时还要打架,最开始以为是自己天生好斗,喜欢这样。慢慢长大才知道,那只是为了引起爸妈的关注:我都这么坏了,你们还不管管我?
大人们好像都是喜欢乖孩子的,要听话,学习要好,还要帮爸爸妈妈干活。我一直以为是这样的,也努力让自己变成乖孩子,这样他们就会像喜欢弟弟一样喜欢我了。
小学的时候,我跟弟弟在一个学校,隔两届,我们学习一样好,妈妈夸了弟弟,没有夸我。弟弟不听话,妈妈会打他,打完之后会给他好吃的,还不用上学。我也想要好吃的,我也想不去上学,当然我可不想被打。后来我也不听话,妈妈没打我,也没买好吃的,我还是得上学。
为啥我不听话她没打我?我以为妈妈舍不得打我,因为我是女孩子?
我学习好,她没夸我;我不听话,她也没打我;不是说帮大人干活就是勤快的孩子吗?就是好孩子吗?我抢着干活,多让妈妈休息,怕她累着……有一天我在门外听到她对弟弟说:你不用洗碗就放在那里,老三(我还有两个姐姐)会洗的。我就这么愣在门外,眼泪在眼睛里打转,不知道这是怎么了,只是心里觉得委屈,不知哪里不对。
我学习也不好了;也不听话了;也不帮忙干活了。
妈妈说我变懒了。
高考成绩下来那天,我在家里睡觉,我早就知道自己考砸了,我觉得这都是他们不管我的后果,随便他们,无所谓。反正也不会怎样。我非常讨厌自己的这个状态,像滩烂泥,彻底堕落了。
我当时的逻辑:你们不关心我,我考不上大学,你们活该。
我假装睡着,心想:我已经差到这个地步了,爸爸或者妈妈应该会大发脾气,暴跳如雷的打骂我一顿了吧!连个大学也考不上,你还有什么用……
然而,没有打骂,没有安慰,没有鼓励……只是说叫我去复读。
我承认他们这个决定是对的,不管是出于什么原因。我这辈子都感谢这个决定。
重新开始高考的学习,我心里知道自己必须改变,这是最后的机会了,我心里期待的那些就算我变得再差也不会得到了。从小到大,一直想得到的来自爸妈的关注,我努力了很多个方向,也都没有我希望的那种回应。现在开始我只能为自己拼一回了,考上大学总不是个坏事,其它的先放一边吧!
彻底让我对他们死心,或者说不再抱任何希望,也是那一年我对自己做的决定。
对此我一直心怀愧疚:无论是社会道德还是民族文化都教导我们要尊重父母、孝顺父母,无论他们做了什么事,生你养你的恩情都是你永远也还不完的。我的父母他们没有对我做什么特别不好的事情,没有饿着我,也没有虐待我,对比大多数人我算幸福的。
他们只是不爱我,对我没有任何期待,我的好与不好,他们不太在意而已。
后来看到一个心理学家说:最后我终于理解到,如果一开始爱就不存在的话,我是无法强迫爱出现的。
我当时很矛盾,我觉得我放弃了对父母的幻想,我只想着怎么把自己变好,这种想法特别自私。我心里虽然提着气,把自己武装成一个超级女战士,但仍然是非常希望能听到他们只言片语的夸赞。最后我还是又试了一次。
跟妈妈在门口摘菜的时候我就已经把成绩排名单揣在口袋好久了,犹豫了许久才对妈妈说:这次月考我考了全班第一名。妈妈识字不多,我骄傲的拿出成绩单指着第一名的我的名字给妈妈看,我分明看见她有些自豪的笑容,为此我高兴了整整半天。
晚上,爸爸见我回来,却说了这么一句:你还能考第一?我听到的是满满地怀疑,足足的不指望。去上晚自习的路上,我从口袋掏出成绩单撕了个粉碎,狠狠的扔在门口的垃圾堆中。我想我再也不会在爸爸面前表现自己了。
大学的第一个寒假,除夕,三叔像往年一样来我家小聚,吃饭期间,爸爸突然问起三叔即将高考的堂妹的成绩。三叔为难的回答:不行啊!班里排四十多名了。这时候爸爸大声说:那不行,琪琪(小名)在班里二、三名都只能考个一般的本科,我看晶晶(堂妹)不行啊!他这一席话,不仅让三叔脸色顿时黑了,让我也无地自容。
原来,无论我多么努力,无论我考第几名,在他心里都永远不可能占据第一的位置的。那个第一早已经被一向优秀的弟弟私有了,即使他不是,在爸爸心中也早已是了。从我懂事开始,就已经意识到家里对男孩跟女孩是不一样的,我的爸爸更是毫不掩饰的表现出来,我清楚的感觉到,他对我不抱希望,从不期望我能有怎样令他自豪的东西,他所有的注意力全都集中火力般的聚焦在我弟弟身上,从他看弟弟的眼神,那闪闪发光的温暖是我永远也不会得到的。
我心中的自责感又少了一些,他已不再有资格分享我的喜怒哀乐。
我不恨他,他没做过特别过分的事,我只是不再期待了。就像他们从没对我抱有希望一样,我放弃对他们的幻想了。
好在,上天给了我太阳一般的热情,野草一般的生命力,让我在太阳的照耀下,无论多么恶劣的环境下都能破土重生,迎接美好的一切。
越成长越明白,自己所谓的“放弃”其实是“放下”,没法强求的东西,除了放下,你还能怎样,是不得已而为之的。
自己缺了什么其实心里非常清楚,即使一再的掩饰,终究还是要面对的。
大学的第一次恋爱以失败告终。收获颇多,感触颇深。我一直在向别人索取爱,我自己不知道该怎么去爱别人。在此之前我甚至不知道爱是什么。也许我就只是为了想知道什么是被爱,才去谈了一场恋爱的吧!
失败了,却没有失望。或许一开始就没有期望吧!
我觉得自己很有问题:我是不是没有爱的能力?我完全不知道该怎么去爱一个人。那我以后怎么做一个好妻子、好妈妈,怎么去营造一个我理想中的温暖的家呢?我意识到这件事情很严重。
不过还好,我发现一个新的觉知:我的心不是之前那么冷了,好像变成有点温度的了,不再对什么都毫无知觉。也许是我从前面那段恋情收获了一些爱,真心的感谢一直以来包容我,任我胡闹的前任。
也就是说我还是有救的,我不是铁石心肠的人,这个“爱的能力”的基础没有打好,那我就从现在开始补起来,小时候爸爸妈妈没有爱过我,没有教过我爱,这不是我的问题,也不代表我自己天生缺乏这种能力,它只是从未被激发出来。
后来的一次遇见,我更加确定我是有“爱的能力”的,我本身是个急性子,没有什么耐心,最受不了的事情就是“等”、“坚持”这一类。可他是个慢性子,凡事都不紧不慢的,有时候就觉得他就是上天派来考验我的吧!
不知不觉的我竟然变得安静下来了,不再是以前的火急火燎,毛毛躁躁。是因为我想爱他,在调整自己吗?我心里这样问着。竟然会存在这样一个人,让我如此在乎他的感受,在乎到我想把自己变得更好来匹配他?这是爱的感觉吗?我是有爱的能力的是不是?
每每意识到自己的变化,就像重新开启了生命一般:我是完整的,我并不缺失什么。那些我一直觉得父母欠我的,其实是他们有权利给予或不给予的,我不能强迫他们的自由。
我苦苦找寻的东西其实一直在我自己心里,如果我是充满爱的,别人回不回应又有什么关系呢?如果我在拒绝爱,就算别人再怎么努力,我也是无动于衷的。是我在决定从其它人身上学到什么,是我在感觉自己需要什么,是我的心在指引我该做什么,我才是我自己的主人,所以也只有我能决定自己爱与不爱。
那么我的爸爸妈妈不爱我,对我没有过期待,我面对这个“不爱”就是了,这件事情就解决了。至于我要不要爱他们,我还要再想一想,我心里的那个“主人”似乎还是有一些生气,那就让它再自私一会好了。
反正现在我已经知道了自己将来是有能力做个好妻子、好妈妈,能营造一个温暖幸福的家的,这就够了。
一、给宝宝及时补充水分,白开水就可以,温水或温度再低一点的都可以,出好多,孩子体内水分不足,体内火力更加旺盛。自然情绪波动也比较大。
二、饮食要清淡,吃一些容易消化的食物。千万不要吃太多,孩子不想吃,就别强求,孩子自己能够调节,一旦吃多了,燥热难耐的身体没有更多的精力体力消耗食物,积攒在肚子里,时间长就会生病。
关于“火力差的孩子怎么办”这个话题的介绍,今天小编就给大家分享完了,如果对你有所帮助请保持对本站的关注!
本文来自作者[含蕾]投稿,不代表研究号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xn--gnro6f3ybz9cf40b52n92d1s3et5a.cn/cshi/202502-520.html
评论列表(4条)
我是研究号的签约作者“含蕾”!
希望本篇文章《火力差的孩子怎么办》能对你有所帮助!
本站[研究号]内容主要涵盖:国足,欧洲杯,世界杯,篮球,欧冠,亚冠,英超,足球,综合体育
本文概览:网上科普有关“火力差的孩子怎么办”话题很是火热,小编也是针对火力差的孩子怎么办寻找了一些与之相关的一些信息进行分析,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希望能够帮助到您。 文/流水...